智慧学工 下载专区 福州大学官网

新闻中心

学工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工要闻 - 正文

“红帆先锋班”:一堂沉浸于20个红色地标的思政大课

发布日期:2025-07-16浏览量:

77日至13日,福州大学红帆先锋班社会实践团前往龙岩新罗区、上杭县、永定区、长汀县、连城县等五个区(县),开展以“‘红古田红故事新时代大学生红色资源育人改革创新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获中国日报网、中国网、新福建、闽西日报、龙岩发布、永定新闻等媒体关注报道。

8日上午,实践团首站来到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系统回顾了闽西革命的光辉历程:从红旗跃过汀江的豪迈进军,到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从红军战士的英勇奋战,到苏区群众的鼎力支持。通过实地学习,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不畏艰险、矢志奋斗的崇高精神,对闽西二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有了整体把握,深刻认识到这片红土地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随后,实践团依次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展馆和绿色生态展馆。一件件烈士遗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年代的壮烈史诗,一幅幅生态图景生动展现着老区发展的时代新篇。通过参观学习,队员们既深刻感悟了闽西革命的峥嵘岁月,更汲取了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实践团深入东肖红色旧址群开展学习。在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队员们深刻领会了土地革命之先声的历史意义;在邓子恢纪念馆,系统学习了农业为本,民生为先的为民理念。通过实地参观,队员们既感悟了革命先辈星火燎原的斗争精神,又深化了对红旗不倒革命传统的理解,更全面认识了邓子恢同志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

第二站:东肖红色旧址群

8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古田毛主席纪念园。全体队员怀着崇敬之情拾级而上,在庄严肃穆的毛主席雕像敬献花篮、鞠躬致敬,缓步绕行、瞻仰雕像,深切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深刻体会一代伟人与闽西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

在古田会议会址,通过实地参观,聆听革命故事,队员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当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深刻体会到古田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在协成店旧址,队员们通过场景还原和互动体验,真切感悟革命先辈在此孕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大思想的奋斗历程。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丰富的历史图片、珍贵文献和实物展品系统呈现了古田会议的全貌。队员们系统回顾了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议程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产生的深远影响。

9日上午,实践团来到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才溪乡调查旧址开展学习。在纪念馆内,队员们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展陈,全面了解了才溪乡作为中央苏区模范乡的光荣历史,真切感受到毛泽东同志当年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场景,深入领会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

9日下午,红帆先锋班以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思政课,让红色基因在舞台绽放时代光芒。歌曲《红土地的诉说》以深情的旋律叩响记忆之门,将闽西红土地上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红故事演讲《村口五棵英雄树》深情演绎一门五烈士的壮烈事迹,令在场师生潸然泪下;快板《古田会议铸军魂》用铿锵节奏再现历史场景,生动诠释古田会议的精神内涵;朗诵《红帆启航》豪迈抒发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复兴使命的壮志豪情。红帆先锋班将闽西革命历史以艺术形式生动呈现,创新打造了一堂融艺术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思政大课,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汇演环节后,红帆先锋班认真聆听了王向阳副书记讲授的专题思政课并结合实践经历展开热烈讨论。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资源是铸魂育人的生动教材,纷纷表示要将革命旧址作为锤炼党性的实践课堂,把红色故事转化为成长动力,在知行合一中锻造忠诚品格,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在传承红色基因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红帆先锋班与扎根上杭基层的福大校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对话。校友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奋斗故事——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从校园到基层的转型;从参与乡村治理的探索,到服务群众的真切感悟。这些鲜活的经历为队员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基层工作者成长画卷,让红帆先锋班深刻体会到知行合一的实践真谛。

第七站:基层就业校友交流座谈会

10日上午,研学实践团来到张鼎丞故居。在一堵高两米多、宽仅一米的残墙前,实践团聆听了张鼎丞同志的生平事迹,重温他对党忠诚、清正廉洁的革命事迹,感受张鼎丞同志坚定的革命信仰、真挚的为民初心和不懈的奋斗精神,体会一段残墙,一座丰碑的深刻内涵。

永定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福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农民武装暴动。金谷寺作为当年暴动的主要策源地,见证了张鼎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闽西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的峥嵘岁月。实践团来到暴动策源地金谷寺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1928年张鼎丞等革命先辈领导永定暴动的光辉历史,深刻体悟革命先辈在闽西大地敢为人先的斗争精神和无畏气概。

红旗不倒,江山永定。实践团走进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通过现场教学,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这条苏维埃血脉的运作机制:从绝密文件的特殊传递方式,到革命同志的安全护送;从紧缺物资的隐秘运输,到情报信息的加密处理,队员们深刻体悟到革命先辈为保障党中央与苏区联系畅通所展现出的赤胆忠心和牺牲精神。

第十站: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

10日下午,实践团走进紫金地质矿产博物馆研学。在陈列厅内,成员们驻足观摩各类珍稀矿石标本,通过专业讲解深入了解现代采矿技术的创新突破。从智能化开采系统到绿色选矿工艺,从资源综合利用到生态修复技术,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生动展现了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此次研学使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推动资源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坚定了将专业知识融入国家资源战略的使命担当。

11日上午,红帆先锋班研学实践团来到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开展实地研学。通过系统参观,队员们全面了解了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架构与历史沿革,深刻认识到这片红土地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大牺牲和贡献,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信念、不畏艰险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强化了实践团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研学实践团怀着崇敬之情来到瞿秋白烈士纪念园开展缅怀学习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全体成员整齐列队,敬献花篮,行三鞠躬礼,表达深切缅怀之情。随后,实践团前往瞿秋白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图文资料,系统学习了瞿秋白同志的生平光辉事迹。

在杨成武将军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革命文物生动展现了将军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与坚定的革命信念。实践团成员们认真重温了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等经典战役的光辉事迹,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顽强战斗精神。

实践团成员围坐一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星空夜话主题交流会。队员们结合实践以来的所见所闻,畅谈实践感悟、分享研学心得。讨论中既有对红色历史的深刻思考,也有对乡村振兴的独到见解;既有专业知识的交流碰撞,也有成长体悟的真情分享。伴随着《灯火里的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悠扬旋律,这场思想与情感交融的夜话会,不仅深化了实践认知,促进了思想交流,更凝聚了团队力量。

12日,实践团在松毛岭战地遗址以战壕为课堂、以历史为教材,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沉浸式思政课。在红军无名烈士墓前,全体成员庄严肃立、敬献鲜花,聆听讲解员动情讲述这场可歌可泣的阻击战。绵绵细雨中,雨水打湿了衣衫,也涤荡着每个人的心灵。随后,成员们实地探访战壕遗址。在红军前线指挥部遗址郭公寨,队员们抚摸木墙板上斑驳的弹痕,倾听历史的声音,重温先辈不怕牺牲、服从大局的精神。在护红树下,成员们触摸着见证历史的树干,仿佛穿越时空,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的钢铁意志。在弹痕斑驳的壕沟间,齐声朗诵《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诗句在战地上空久久回荡。

实践团走进项与年生平事迹展览馆和项南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在项与年展馆,队员们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实物资料,深入了解了这位敲掉门牙送情报的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被他赤胆忠心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在项南纪念馆,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这位改革开放先锋长者风范 公仆榜样的崇高品格。通过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两代共产党人用生命书写的红色家谱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永恒价值。

12日下午,实践团走进新泉整训纪念馆,馆内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复原场景,生动再现了1929年红四军在此开展政治军事整训的光辉历史。通过文物、图片、文字资料和多媒体展示,队员们全面了解新泉整训的历史背景、核心内容和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建军原则的形成过程,感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背后的严明作风与人民情怀。

实践团踏入红四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室。推开斑驳的木门,简朴的土墙和老旧的桌椅瞬间将队员们带回那段峥嵘岁月。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讲述,大家深入了解了毛泽东在此开展士兵调查会、农民调查会,为整训积累第一手资料的感人故事,深刻感悟到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的永恒价值。

实践团来到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旧址参观学习,这座清代张家祠见证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燎原星火。展馆内,成员们见到了珍贵的识字印版原件,聆听了八女勇士随军参战的感人故事。当讲解员教唱《妇女解放歌》时,实践团女成员们齐声跟唱,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当年妇女剪发髻、废缠足的革命勇气。

据悉,福州大学红帆先锋班实践团以“‘红古田·红故事新时代大学生红色资源育人改革创新实践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入闽西五区(县),系统走访调研了当地主要红色教育基地。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化实践成果,通过打造红帆课堂”“红帆宣讲”“红帆研学等特色思政品牌,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构建校地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切实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