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学子们再次启程,奔赴乡野、走近社区,在八闽大地书写生动的实践篇章。9月27日下午,“实践归来话成长”——2025年暑期“三下乡”分享会在铜盘校区圆满举行,六支实践队伍代表依次登台,讲述了他们的心得体会。
“赤岸溯源·乡遗筑梦”实践队:在古建中寻找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实践队队员孟傲飞分享了他们在永泰县丹云乡赤岸村追寻历史文脉,探访乡野古建的下乡经历。队员们测绘记录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探索传统古建的现代价值,为传统村落保护注入青春活力。
“构筑未来”实践队:青年共筑志愿梦
赖萱妍分享了“构筑未来”实践队如何聚焦服务于两岸大学生建构大赛。从场地布置到赛事协助,从技术支持到文化交流,队员们以专业热情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推动两岸青年以合作筑未来梦。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学习,青年在建构中对话,在协作中融合,这正是实践的意义所在。
“问渠五夫,振兴故里”实践队:朱子故里的产业赋能探索
郑炜鹏分享了“问渠五夫,振兴故里”实践队深入南平武夷山五夫镇,围绕朱子文化IP与乡村产业展开调研。队员们走访当地农户、与文旅企业,提出“文化+产业+空间”的综合振兴方案,助力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朱子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
“青春桐木”实践队:创意设计点亮乡村空间
游欣怡分享了实践队前往武夷山的经历。队员们以微更新、轻介入的方式,对村内公共空间进行创意改造——废弃的老戏台变身乡村书屋,闲置墙角绘出乡土记忆壁画。实践队的创新设计不仅让乡村空间焕发新机,更增强了村民对家园的归属感。
“笔绘婺源,丹青寻韵”实践队:艺术与乡建的美学交融
杜晨所在的“笔绘婺源,丹青寻韵”实践队远赴江西婺源,用画笔记录乡村之美。队员们穿行于古巷田间,一幅幅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美丽乡村的深情告白,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可能。
福山郊野公园志愿讲解队:生态文明思想的青春传播
讲解队队员陈鑫冰立足福州本土,持续开展生态讲解服务。队员们以城市生态建设的鲜活案例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市民在漫步中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春传播者。
“三下乡”不仅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同学们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成长平台。同学们将实践中的思考带回课堂,让专业学习更有温度、更有深度。实践归来,成长仍在继续。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子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的精神,以专业之力参与城乡发展,以青春之名赋能美好生活!
供稿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撰稿人:陈加诚
校核人:王颖慧
审核人:黄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