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榜样福大”说|星耀国奖:阚巡、刘志煌、曹路洋、郭勇、叶子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寄语广大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这既是对新时代青年的勉励与期望,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激励与鞭策,我们要牢记嘱托,脚踏实地、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向善的旗帜。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我们身边的优质榜样,让我们一起向他们看齐!
阚巡 石油化工学院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阚巡,男,汉族,1991年12月出生,群众,2016年进入福州大学开始硕士研究生学习,于2019年09月转入博士学习,博士期间就读于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工业催化专业。在博士期间曾获得福州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福州大学厦航奖学金、博士研究生优秀新生一等奖学金、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福州大学“创新创业标兵”称号。
个人事迹
潜心科研 书写报国之志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一直以来,阚巡保持着端正的学习态度,勤勉刻苦,脚踏实地,在福大校园中留下奋斗的身影。
潜心科研 孜孜不倦
怀着对科研的一腔热情,阚巡在3年多的学习时光中,勤勉学习,积极科研探索,公开发表论文共1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一)身份发表学术论文9篇(8篇SCI一区、1篇SCI二区),论文影响因子均高于6。此外,还申请发明专利3项,其中“一种磷酸酯类悬浮床加氢油溶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已获得授权。得益于师长的深深教诲,在2022年荣幸获得福州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曾在2020年荣获福州大学厦航奖学金。作为主力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863项目(高效稀土改性纳米耐硫变换催化剂和净化剂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典型硫化物气体催化转化)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
知行合一 注重实践
在研究生期间,阚巡积极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具有丰富的课外创新创业经历。组建了“氨能动力”研发团队,开发氨气高效脱除技术,实现氨分解反应后浓度<0.1 ppm,期间申请了国家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一篇。该团队已与东南汽车企业展开技术合作并进行了相关产品测试。迄今为止,累计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2项,省级奖项3项,校级奖项1项,并获得了福州大学“创新创业标兵”荣誉称号。
助人为乐 与人为善
在生活中,阚巡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作为课题组的大师兄,在实验室义务为本科生、研究生讲解科技创新经验,教授设备仪器操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20余人。在疫情期间,还协助辅导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赞赏。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求学之路没有捷径,踏踏实实最为真。国家奖学金是阚巡在石油化工学院6年半学习科研生涯的美好小结,更是新的开始,未来路漫漫,他仍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刘志煌 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刘志煌,男,汉族,生于1998年09月,中共党员,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2020级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综合成绩和综合测评均名列专业第一。获得硕士研究生优秀新生特等奖学金,优秀学业中期一等奖学金;参与竞赛获得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网络技术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华东赛区一等奖;曾获福州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个人事迹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在追梦路上,刘志煌始终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诫勉自己,以求贯彻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姿态。
思想引领 积极上进
自本科入学开始,刘志煌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在组织的严格培训和考察下,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硕士在读期间,刘志煌担任了福州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和信息安全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一职。自任职起,刘志煌带领支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学习,推进支部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党内组织生活,最大限度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勤于学业 扎实基础
学业上,勤奋好学,刘志煌在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方面都努力耕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科期间学业成绩名列专业前茅,多次获得福州大学校级综合奖学金。2019年刘志煌取得推免资格,决定保研留在福州大学,希望能尽早加入科研课题组,进一步锻炼自身各方面能力。在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攻读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期间,他仍不忘勤奋努力,在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上深扎基础,综合成绩和综合测评均名列专业第一,获得了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优秀新生特等奖学金和优秀学业中期一等奖学金。
竞赛相伴 提升能力
大四加入科研课题组之后,刘志煌组织了“赛博赛克”团队参与第七届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CCF BDCI)。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比较有挑战性的数据分析与编码处理任务,时间紧迫,只能加班加点边学边试。他依稀记得那些早出晚归泡在实验室的日子,那些截止提交前熬夜通宵的日子,那些“山重水复疑无路”,坚持下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日子。最终,刘志煌团队在与25114支队伍历时三个月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初赛第一名和复赛第二名的成绩,并在CCF BDCI决赛中表现优异,最终取得赛题第一名,荣获一等奖,创下福州大学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研究生一年级,刘志煌还参加了全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取得了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和华东赛区一等奖的成绩。随后,他又参加了奇安信DataCon比赛、21年和22年的CCF BDCI比赛。在持续的学科竞赛参与中,极大地锻炼了刘志煌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不懈努力不断尝试的拼搏精神。
千锤百炼 玉汝于成
研究生一年级,除了完成学业之外,刘志煌开始广泛地阅读文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撰写论文。将创新思路和实验发现写成专业的学术文章对于科研小白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投稿至IEEE汇刊系列《IEEE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opics in Computing》的论文,除去自我琢磨自我修订的中间版本,发给导师的论文版本有不下30稿。在导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刘志煌对论文进行精雕细琢,最终是在研一结束的那个暑假投稿了这篇论文。然而,等待审稿的日子更令人煎熬,“没有人能免于等待,而大多数人都不能承受这等待”。这种等待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在经历了一次大修之后,这篇论文终于在研二结束的那个暑假被录用了。从20年到22年,是反复修正的过程,也是千等万盼的过程。来之不易的点滴收获令他在之后的科研生活中更加耐心、细心,这些经历已然成为了面对更强大挑战时支撑他砥砺前行的重要力量,他也更加笃信: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之后,他在学术科研上不断探索,累计以导师一作本人二作的身份发表了一篇SCI论文、一篇EI期刊论文和一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并取得了授权专利和授权软著各一项,还以共同作者的身份发表了另外两篇SCI论文。
在不断的磨练中,刘志煌享受在探索中发掘新意、克服挑战迎难而上的感觉。在硕士研究生的最后一年,他已经确定继续读博深造,力求学有所成,有所贡献。最后他以“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不畏艰难,迈步向前”勉励自己,继续以饱满、热情、坚定的信念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曹路洋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曹路洋,女,汉族,2000年8月生,共青团员,现为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研究生。现已发表SCI二区论文一篇,中文核心一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软著授权3项。曾获福建省第十一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华为专题1组三等奖。
个人事迹
乐学善思,行将致远
2017年曹路洋来到了福大,就读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福大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优秀的教学资源让她在2021年毅然选择继续保研福大攻读硕士学位。
求知若渴 朝夕不倦
读研期间,曹路洋一直保持着专注认真的的学习态度,努力完成每一项课程作业。13门课程中,两门课程免修,8门课程90分以上,综合成绩88.91分。曹路洋十分注重打牢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在学习时专注于优化自已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全方位思考的能力。在科研期间经常与老师和同学探讨专业问题,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认真研学的态度与老师亲切的关怀也让她逐渐打开科研的大门。
刚进入研究生时,曹路洋加入了老师的科研项目组,负责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昆虫图像识别模型,该研究成果获得了第十一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华为专题组评审的肯定。之后她继续阅读了大量关于图像识别与分割的文献,并逐步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定为医学图像分割,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2021年曹路洋注意到基于深度学习的胰腺医学图像分割缺少系统性文献综述,便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胰腺的深度学习分割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类与总结,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也让她发表了一篇北大核心论文。受此论文的启发,她注意到胰腺与胰腺肿瘤的多目标分割文章较少,于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重点解决胰腺及其病灶的多目标精准分割问题。尽管科研路途艰辛,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存在无数艰难险阻,但她仍然坚持把实验完成并逐步改善与优化。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借此成果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为5.07的SCI文章。除了以上两篇文章外,读研的一年时间里她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项,软著授权三项。
知行合一 行以致远
在日常生活中曹路洋的性格比较开朗,生活朴素节俭。平时与同学们相处也非常融洽,善于和同学沟通,在同学遇到困难时主动关心同学,帮同学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她时刻保持着用心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专注于科研的日子里也没有忘记在社会需要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2年寒假期间,曹路洋积极响应家乡社区号召,在漯河市龙塔路口执勤卡点登记来访者信息,2021年郑州洪灾,第一时间加入了防汛物资搬运志愿者行列,将一件件救援物资搬上运往郑州的卡车,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校期间她也积极加入各种志愿者活动,如助聋手语大赛志愿者,校运会后勤志愿等,志愿时长已达121.4小时。她相信,时刻保持一颗善心,行力所能及之事,你付出的每一个善意都会为世界带来美好的回应。
乘风破浪 未来可期
曹路洋在福州大学的研究生生活,让她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之后的科研道路上,她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她始终坚信也坚持着: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星辰大海,未来可期!
郭勇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郭勇,男,汉族,1999年8月,中共党员,2020年9月入学,就读于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曾获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福州大学中期优秀学业一等奖学金、福州大学优秀新生一等奖学金、辽宁省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与交流论坛三等奖,被评为福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个人事迹
关关难过关关过 事事难成事事成
2020年9月,怀揣着对研究生生活的期待与些许恐惧,郭勇踏入了福州大学的校园。流光易逝,研究生生活已接近尾声。无论是研一的不知所措,研二的刻苦钻研,还是研三的持续奋进,郭勇始终未改变对“清醒、自律、高效”的追求,始终相信“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成事事成”。
业精于勤 砥砺前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自入学以来,郭勇始终秉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做到不敷衍、不懒散、不懈怠,认真对待每一次上课、每一项课程作业、每一场考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研一上学期,郭勇取得了学业成绩排名专业第一的成绩,这份成功也激励着他继续努力,促使他设立清晰的奋斗目标——保持学业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发表论文,力争获得国家奖学金。时间慢慢流淌,奋斗的脚步也不曾停歇。至评选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时,郭勇的学业成绩排名保持专业第一。同时,在这两年多的研究生生活里,他先后获得了“福州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优秀新生一等奖学金”和“福州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中期优秀学业一等奖学金”。昔日的嫩芽,缓慢而坚定地成长,绽放出沁人心脾的花朵。
志存高远 忠心向党
自2020年9月份提交入党申请书以来,郭勇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持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使他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做到自信自立,坚持胸怀天下、守正创新,树立远大志向,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此后,郭勇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个人理论学习及实践本领,陆续被确定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并于2022年12月被接收为正式党员。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郭勇先后获得“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学员”和“发展对象培训班优秀学员”。并在2022年5月份的班级民主评议中确定为优秀,进一步在校级五四评议中获得“福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内生外延 静水流深
科研方面,立足专业基础,发散思维,向外延伸,虽一路多坎坷,但持之以恒的努力也使郭勇有一定的收获。入学两年多以来,他以一作/二作(导师一作)身份先后在专业顶级期刊(safety science),SCI/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并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权,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做报告并获奖。科研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面临一次次的拒稿、一次次的失败以及来自同辈的压力,他也有过焦虑、有过恐慌、有过害怕。但是,他更清楚,对抗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他开始学着降低预期,注重对过程的投入,活在当下,认真修改稿件,找寻失败原因……慢慢地,他的论文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了解到许多专业领域期刊的投稿流程,掌握了Cover letter、Highlights等论文投稿要素的写法。同时,他逐渐学会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失败,快速调整状态,减少自我内耗,把精力投入到具体的事情上。
躬身实践 志愿当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入学以来,郭勇先后参与了国网福建建设公司输变电工程消防手续办理研究与实践项目,福建省水利厅水利安全标准化建设等科研实践项目。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开阔了他的视野,他接触到了安全标准化建设流程、应急预案及风险报告编制方法等,这些都是专业课学习中未曾深入涉足的。疫情当下,志愿当先。为响应学校、学院、党组织疫情防控需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陆续参加了核酸检测、教室督导、安全外卖口罩监督、食堂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未来,郭勇将怀抱着谦虚之心、感恩之心和进取之心在人生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叶子 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叶子,女,汉族,出生于2001年7月,中共党员,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获奖情况:国家奖学金2次;校一等奖学金5次,校二等奖学金1次;厦航奖学金;金科奖学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地质技能综合应用竞赛二等奖;校地学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校十佳共青团干部;福州大学三好学生3次;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
个人事迹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奋进努力是我仰望星空的底气。”回想大学四年奋斗拼搏的生活,叶子如是说道。
扎实学习 刻苦钻研
大学期间,叶子本着严谨求实,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对待每一门学科,遇到问题和难点,着力于思考、探讨、解决。期间,在解决课业难点的过程中让她逐步培养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定力。专业实践让她在大一带着好奇去见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大二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三实习时的所见所学所思则让她切实感受到所学专业是紧密联系国家发展需要的,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在探索中前行,在尝试中热爱。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她逐渐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升,形成了良性的学习正反馈机制,使得她在课业繁重的情况下,能够长期保持状态投入到高效的学习中。在专注本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她也非常重视英语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沟通的能力,定期进行英语的输入和输出,通过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成绩均达到600+。
信念坚定 勇担职责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叶子以严格的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中。服务奉献,履职尽责是她对自己进行学生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担任班级副班长兼学习委员期间,积极营造班级良好学习氛围,为班级同学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在担任院主席团储干期间,协助主席团开展各项工作,参与组织多次学生活动,如院运动会入场方阵训练、GPS定向越野大赛、院迎新晚会等。担任院团委副书记时,积极组织统筹各项事宜,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如院迎新晚会、保研分享会等。
心怀壮志 科研报国
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是叶子从小的梦想。踏入大学之后,在学院提供的良好平台以及老师和学长学姐提供的帮助下,她在大一期间便接触了一些文献、以及文献管理软件;在学习较多专业基础知识后,大二下学期以负责人身份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内蒙古大井铜锡矿床中铟的赋存状态研究》立项,并去到内蒙古进行野外实习采样。同年,作为项目成员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科创计划《斑岩型铜矿蚀变矿物光谱特征与勘查标识及其地质成因》。目前,已撰写文章《“铟”为有你,生活多彩》,录用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大三、大四期间,叶子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解译等工作,随着对研究领域理解的深入,她更加坚定自己研究的方向,也在不断学习思考过程中,寻找出科学问题、科学研究的意义,以及人生的热爱。
全面发展 突破自我
大学伊始,叶子便希望自己能够在大学生活中不设限,多去尝试、体验,多去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坚持下去。在兼顾学业、学生工作、科研的情况下,她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曾经担任校运动会裁判员、第237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学院负责人等,连续两届代表学院参与校学生代表大会。在日常学习及科研训练过程中,她积极参与科普创作,致力传播有趣有价值的地学知识。在微信科普公众号“战略性关键金属科普平台”发布文章《“铟”从何来?“铟”往何处?》,阅读量过万;在“地质眼观”发布文章《生命长河》《紫气自东来,金铜现华彩》,累计阅读>1800。自2019年11月开始加入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福建省科技馆分管讲解团,作为核心成员完成馆内讲解十余次,并以福建省科技馆分馆讲解员身份参与“2021年海峡两岸科学嘉年华”;代表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参加校“第七届地学科技节”,并获地学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
学习二十大·“榜样福大”说|星耀国奖:方笔耘、王文委教、陈可欣、周斌、毕倩茹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寄语广大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这既是对新时代青年的勉励与期望,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激励与鞭策,我们要牢记嘱托,脚踏实地、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向善的旗帜。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我们身边的优质榜样,让我们一起向他们看齐!
方笔耘 石油化工学院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方笔耘,女,汉族,安徽安庆人,1995年6月出生,群众,2017年进入福州大学开始硕士研究生学习,于2019年转入博士学习,博士期间就读于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工业催化专业。在博士期间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奖学金;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新生特等奖学金。累计已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
个人事迹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转眼间,方笔耘已经在福州大学学习了五年半之久,在这里,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科研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方笔耘产生了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以及塑造了自身坚韧的性格,这对于她之后的工作生活至关重要。
深耕细作笃前行
2017年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方笔耘进入福州大学开始硕士研究生学习,并在这里得遇良师。在导师林炳裕老师的影响下,方笔耘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实验中收获快乐,正因如此,在2019年她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林老师的指导下继续开展科研工作。与硕士期间不同,博士期间科研任务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这不仅是导师的要求,更是自己对自我的要求。硕士期间,大量的研究内容以及方案大多数依靠老师的指导和方案,转入博士后,自我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在博一期间,她一边完成博士课程,一边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一边思考实验思路及方案,在领域内其他科研人的研究结果中发现灵感。与此同时,及时的实验探索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方笔耘在阅读文献的同时着手进行实验。在文献调研以及初步探索实验中,方笔耘最终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为钼基合成氨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并且明确了部分具体研究内容。
在刚刚转入博士学习中,除了迫切期望确定研究内容以外,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例如文章的撰写、数据分析以及科研软件的学习也日益增高。所幸,方笔耘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的开展学习和研究。在探索实验的同时,整理手上的数据并且写成文章,积极学习相关所需软件和实验数据分析,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汇报实验进展以及结果,最终博士生活逐渐进入自己的节奏。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科研任务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这段时间里,方笔耘见过福州早晨五点的天空,也看过福州凌晨的星空,这些陪伴她度过博士生涯中最开始的阶段,见证她的实验成果。
一朝收获终有成
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不意味着结束,更是新的开始。如何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对领域发展的贡献付诸纸上是一项更大的考验。博二是博士生涯繁忙的一年,这一年里不仅要兼顾实验的进展,同时要不断的学习论文的撰写,将实验结果转换为真正的论文成果。在导师细心的教导下,她逐渐掌握了更好的撰写论文的功力。方笔耘很庆幸也感谢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松懈更没有放弃,遇到再大的困难,都告诉自己是可以的。
在这样时光中,她的手机屏保上的话始终激励自己:要锻炼成一幅养精蓄锐、全力以赴的样子,即便是芝麻绿豆大的琐事,都高高兴兴、爽爽快快地处理好每一件事。回顾这一年,方笔耘想她做到了,不怕繁琐不怕困难,也不再畏惧,踏实地走好了每一步。也因此,迎来了其辛苦却收获满满的博三,踏入博士生涯的尾声。这一年里,她用前面几年累积的知识与能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付诸纸上,并发表在国际期刊。这一年里,方笔耘完成了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以及博士毕业答辩,成功博士毕业。并且以发表7篇SCI论文的优异成绩拿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在最终毕业环节拿到优秀。
回顾这一路,方笔耘最大的感触是时光真的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五点的朝阳、凌晨的夜空都见证了努力付出的步伐,于是梦想的花朵也悄然绽放。方笔耘想,博士生涯给予她的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对梦想努力追求的鉴定,未来的道路她依旧会坚韧而自信的走下去。
王文委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王文委教,男,汉族,生于1998年12月,中共党员,2020年入学,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研究生。硕士期间,曾获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中期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
个人事迹
“三牛”破荆棘
回首在福大读研的三年,王文委教最大的感慨是一路坚定信念、踏实笃行,收获了“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的“三牛精神”。
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老黄牛”
初进实验室,玻璃器皿里反应的溶液,不锈钢外壳的熔炼设备都让王文委教充满好奇。但是随着实验方案的落实并自主操作设备,他开始察觉到了科研的不易之处。让他印象深刻是实验室里一排外形如同烤箱的马弗炉和电弧熔炼炉。王文委教的研究方向是高强导电铜合金,需要在极高的温度下熔炼合金。此外,某些热处理工艺甚至需要在高达1050℃的马弗炉中拿取样品。因为炉子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十分娇贵,所以热处理实验室没有空调和电扇。为了实验安全,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还要穿上厚厚的隔热手套和防护服,经常做完一套流程下来,衣服都被汗打湿了,有时候实验持续时间长身上还会起痱子。前期实验进展的缓慢,再加上高温的炙烤,让他对研究方向的前景产生了一定怀疑。当王文委教在组会上跟导师汇报提及科研上遇到的问题时,王晨老师给他讲起了他读研期间是如何突破新研究过程的瓶颈期的经历。最后王晨老师还语重心长地说到,无论是现在搞科研,还是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总会遇到困难的,要有“老黄牛”不怕吃苦、肯钻研的精神才会成功,不要怕失败。老师的一番话好像一剂强心剂,让王文委教从萎靡之中又重新振作并燃烧起了希望。在后续的工艺探索中,王文委教一直牢记要做科研路上的“老黄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两个月后他终于探索出来了合适的工艺路线。自此,做科研上的“老黄牛”的想法也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孺子牛”
因为场地有限,学院几个课题组共用实验室,一起做实验。做实验的人数多就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实验室的垃圾很难及时得到处理,实验耗材的位置也经常被改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几位老师特意在开大组会的时候提到了课题组公共实验室器材的使用安全问题、实验室公共卫生和仪器耗材使用的问题。会议上着重强调了只有每个人都爱护实验室,维护实验室的设备和卫生,课题整体的进度和个人的进度才不会被影响,要做科研路上的“孺子牛”,有敢为人先、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会议上提到的“孺子牛”精神深深打动了王文委教,也打动了课题组其他成员。会议之后实验室的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观,大家的实验进度也再也没有受到仪器和实验耗材的影响。
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
在第二篇文章录用之后,导师那边又有了福建省区域发展项目需要课题组进行攻坚。这个项目涉及到5G材料的应用发展,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性,对材料的综合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课题组设计出的材料能达到怎样的要求是一个未知数,正因如此,课题组的同学们都保持着观望的态度。王文委教骨子里热爱挑战、不怕困难的倔脾气让他主动站了出来。王文委教在查阅了文献资料之后,对材料设计和加工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当他把整理好的思路汇报给老师时,老师问道:“委教,你确定要攻关这个项目吗?一旦接下军令状,可不能轻易反悔。”王文委教没有犹豫,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科研的激情已经在这场战斗中提前吹响了战斗的号角。然而项目的攻坚过程漫长而曲折,每当在遭受失败时,王文委教都会把自己想象成一头干劲儿十足的“拓荒牛”,即便前进的道路的荆棘遍布,也未曾放弃。终于在三个月后,材料的成分和工艺被摸索了出来。当材料性能测试达到要求的那一刻,王文委教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他又趁热打铁,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顺利地完成了第三篇和第四篇论文。当文章接收的那一刻,王文委教感受到强烈的自豪感,这虽然只是5G项目建设中的一小步,但正是无数科研前辈的每一小步,聚沙成塔出了我们这个科研大国的一大步。
硕士生涯即将迎来尾声,对科研的热情鼓动着王文委教走向的博士申请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王文委教会牢记福大对他的培养,以及恩师王晨教授教会他的科研精神。在福大读研收获的“三牛精神”,会一直指引他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陈可欣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陈可欣,女,汉族,1997年08月出生,中共党员,2020年入学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在读期间曾获得2021年和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应急科普华夏行”大学生火灾应对技能竞赛一等奖、辽宁省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论坛优秀奖。
个人事迹
平凡中坚守 耕耘中绽放
大四那年,陈可欣通过研究生推免直升本校,加入了施老师课题组。在导师和课题组同学们的帮助下,其在表达与交流、思考与总结、实践与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勇于表达 善于交流
课题组有组会制度,频率是每周一次,由学生轮流展示文献汇报、实验进展、学期总结和未来计划。研究生刚入学时,陈可欣常常对即将到来的汇报感到紧张。对于科研新手来说,每当坐在台下听师兄师姐汇报,再联想到自己马上要上台,总是会心跳加速、坐立难安。但多次参与组会让陈可欣学会了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积极面对组会汇报。她总结道,首先要认清自己对组会感到紧张的事实。其次,要总结演讲经验不足、PPT条理模糊、讲解不流畅、担心被批评等原因。最后,要针对以上原因逐个寻找解决方法。对此,陈可欣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珍惜每一次汇报机会,逐步克服经验不足带来的紧张感;揣摩师兄师姐的PPT汇报样本,不断修改提升自己的PPT制作水平;撰写逐字稿,提前演练;与导师友好相处,其实导师也能理解和包容新手的紧张感,以引导和建议为主,不会随意批评学生。
勤于思考 善于总结
协助处理课题组公共事务时,陈可欣会注意理清办事流程和通知公告的条理。例如,办理横向测试经费转账事务时,她会拍摄单据和记录业务办理地点,将其添加到备忘录中整理成一份图文并茂的办理流程,并分享给课题组其他同学。在承担实验室卫生负责人期间,她都会力求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分条列出事务安排的注意事项,并试图站在其他学生的角度判断该通知是否具备易理解性、安排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在科研学习过程中,陈可欣也养成了记录和总结的习惯。例如,参加组会时携带笔记本,轮到自己上台汇报时可以记录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听他人汇报时也可以记录对自己有启发的知识点。处理数据的过程常常会遇到问题,她会在寻找到解决方案之后,结合图片和文字制作一份逐步操作的文档,以便查找翻阅。拍摄实验样品的微观形貌之前,她也会思考预期获得的目标图像,在拍摄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拍摄位置,并在拍摄完成后及时总结拍摄经验和注意事项。思考和总结相辅相成,贯穿了陈可欣的研究生生涯。
乐于实践 敢于创新
刚加入课题组时,打好科研基础需要在实验和文献阅读下大量功夫。具体而又详细的操作步骤、与本课题组研究方向对口的数据梳理方法很难在论文或网络平台中直接获得,课题组的“传帮带”精神帮助陈可欣少走了很多弯路。初入课题组,在协助大师兄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她开始建立起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知识体系。科研过程中,大部分新想法是既有材料和要素的新组合。这让陈可欣明白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阅读大量文献,将论文的描述和实验操作结合起来,是深刻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借助文献管理软件,将阅读过的论文分类汇总,她也会产生一些新想法。但是,有了新想法并不能马上实践,而是先进行以下几个步骤:搜索该想法是否已经被实现并且发表论文、详细列出新想法的实验流程和拟用原料、与导师探讨新想法的可行性。实验的过程中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看似简单的步骤可能蕴藏着无法预知的阻碍,只有迎难而上,百折不饶,方能不断成长。
陈可欣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并没有光辉的过往,只是凭借着在关键时间点伸出触角、积极探索、突破自我之后取得了一点成绩。她坚信,人生不是直线而是波浪线,不能单纯地用过往束缚未来,她将在每一个新起点重塑自我,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
周斌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周斌,男,汉族,1996年11月生,群众,福州大学2020级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22年9月获2022年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SCI与EI期刊论文各一篇,在外审论文SCI期刊一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两项。
个人事迹
持之以恒 奋斗以成
总览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具备坚持的精神。李白的铁杵磨成针,屈原的洞中苦读等,他们的精神无不印证了“贵有恒,何必三更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的真理。周斌始终坚信“坚持就是胜利”,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脚踏实地 勤学奋发
在学习方面,周斌努力学习本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知识。研一上学期,课程颇多,有时甚至白天上课,晚上也要继续上课。确实,连续的课程学习会让人疲倦,但周斌深深记得师兄曾告诉他的那句: “你要多看多学,不能贪图安逸,你是学硕,你的时间很紧”。因此上午上完课、晚上上完课,他都会抖擞抖擞精神,再回到工作室,争取多利用一些时间。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他阅读了大量文献,自主学习了专业课程相关知识,也因此,他的学位课成绩最终名列专业前茅。
刻苦钻研 砥砺前行
在科学研究方面,周斌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认真完成项目中他所负责的部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水平,积极投入精力,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目前已完成基于传统压缩感知的红外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研究与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率算法转换应用于红外图像研究,并将算法实际应用于研究院xxx项目与xxx项目中的图像超分模块。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周斌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技巧,先后以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SCI与EI期刊论文各一篇。虽然现在周斌的论文量已达到毕业要求,但他仍然对学术研究保持着深厚的兴趣,仍继续积极撰写学术论文。
兢兢业业 恪尽职守
在实践方面,周斌于研一下学期开始担任研究院红外光学成像实验室的助管职务,在两年的任职期间兢兢业业,按时完成实验室的清理打扫工作与每日检查工作。此外,对于实验室的设备信息管理做到认真记录,对于耗材件,实现全部记录,做好每一种耗材的记录管理。认真完成老师以及同学的实验需求,提供实验设备与实验耗材。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认真做好防护标识与护具的准备。此外,在完成助管职务的同时,周斌也从中了解了许多元件器件的参数指标和使用方法,对于他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周斌现在越发相信这句话。如果决意去做一件事了,就不要再问自己和别人值不值得,心甘情愿才能理所当然,理所当然才能义无反顾,只要真正义无反顾地去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披星戴月也不会觉得苦,而那些奋斗的时光也一定不会辜负我们的努力。
毕倩茹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简介
毕倩茹,女,汉族,2000年10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19级建筑学学生。曾获第20届亚洲设计学年铜奖,第13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优胜奖,第4届“亿学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及综合能力大赛一等奖,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设计赛道百景新锐奖等。
个人事迹
天道酬勤 厚德载物
自从2019年入学以来,毕倩茹以福州大学的校训“明德至诚·博学远志”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积极进取,争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赋有梦想 敢于实践
思想方面,毕倩茹积极进取,乐观开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学习党章党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组织的考察,现已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求真笃行 敏而好学
学习方面,毕倩茹勤思好学,认真刻苦,不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还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较高的学习效率。入学以来连续获得6次校级一等奖学金,获得了2021—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及2021年度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在设计课上积极与队友配合,努力完成分内任务,输出个人观点,并与老师积极沟通交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与学科设计任务。除了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外,毕倩茹还在课外主动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探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领域,大学英语四级600+、六级590+,并通过BEC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考试。
乐观开朗 迎接挑战
在生活中,毕倩茹是一个乐观开朗,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人,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校园活动和比赛来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多次参与学科竞赛,获亚洲设计学年奖铜奖,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三等奖,并在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中获奖,目前担任1项省级SRTP项目负责人并积极参与学院课题研究,发表会议论文一篇;申请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竞赛经历与科研经历不仅丰富了毕倩茹的生活,还开拓了其视野,锻炼了其胆量,使其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更加敢于迎接挑战。
—丝不苟 认真负责
在工作中,毕倩茹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大一大二曾任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大二下参与储干培训,认真配合主席团开展各项工作,大三至今一直担任学院关工委学生秘书长,同时还积极参与“餐厅督导”等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到78.7小时,她将继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同学们服务,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转眼大学时光已过大半,回忆大学生活,毕倩茹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今天的成长和收获,更重要的是让她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历了无数的考验、挑战和历练,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奋斗给她的人生留下永远无法消除的珍贵印迹。但是过去的已经过去,只有把握住今天,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毕倩茹将整装待发,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