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郭焱民,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电子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汉族,共青团员。绩点、综测均位列专业第一,曾多次获得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并在2024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以一作/共一身份在一区TOP期刊发表3篇论文,共发表论文6篇。牵头参与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的跨学科合作项目;指导多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有多次国际顶级期刊独立审稿经验。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曾作为志愿者服务于福建省博物院,担任沈锡纯美术馆义务讲解员及该馆校园团副团长,还以义务教师身份在美琪小学开展服务,并获评团校优秀工作者。在中国航天大会期间获评优秀志愿者,经历作为福州大学代表选送团省委。他长期活跃于龙舟运动,作为校龙舟队秘书长征战中华龙舟大赛、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等国内外赛事并屡获佳绩,作为裁判执裁“龙江杯”传统龙舟比赛、“水务杯”龙舟巡回赛等多项省级龙舟赛;担任龙舟教练指导福州台协龙舟队日常训练,并以龙舟为媒介促进两岸文化交融。

以知识铸魂,以汗水筑基
于实验平台精耕细作
几乎每个中国孩子都有一个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而这份梦想成为了他人生的指引。在老师的启蒙下,他大二就加入实验室开始从事深度学习与人机交互研究,并作为唯一的学生作者参与发表一篇SCI论文。这一经历让他对基础科学的兴趣日益浓厚,他不满足于自己的研究止步应用端,而是深刻意识到,科学探索更应从基础理论层面进行深挖。这一思路促使他在硕士阶段选择了物理电子学作为专业,打算从设备的工作机理、物理原理等关键问题入手,探索科技创新的源泉。
本科的电子信息工程背景让他了解“如何应用”,而跨专业进入物理电子学的决定,则让他深入思考“为何发生”。他投身国家所需,聚焦光电与传感系统,探究绿色能源与空气治理结合的新路径,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3篇,共发表论文六篇。同时在导师的指引下,他在多本国际顶级期刊有独立审稿经历,专业性和严谨性得到了编辑和其他审稿人的认可。他的努力不仅体现在个人科研上,还在教学和团队合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牵头了与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跨学科合作项目并协助导师指导了三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这三名同学如今已经作为研究生加入了实验室,继续在科研上取得新的进展。

于江河湖海劈波斩浪
科研之外,他还将汗水挥洒在另一片水域。从最初的队员,到兼任秘书长、龙舟教练,再到成为传统赛事的裁判员,他的身份不断转换,职责也在不断拓展。而始终不变的,是对龙舟运动的热爱,以及对团队荣誉的珍视。
在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中,他代表福州大学劈波斩浪、奋勇争先。一次次站在起点,他和队友们挥桨协作、拼尽全力,只为在终点升起属于“福大”的旗帜。而在今年端午节举办的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中,福大龙舟队又一次取得了高校男子组100m和200m直道赛的双冠军,并以总积分第一的好成绩拿到了高校男子组的冠军。
除了赛场上的拼搏,他还积极承担推广者与传承者的角色。作为龙舟教练,他受邀指导福州台协龙舟队日常训练,在推动海峡两岸青年体育交流中贡献一份力量。这段经历也被东南电视台报道。作为裁判,他执裁“龙江杯”“水务杯”等多项传统龙舟赛事,见证并维护竞技的公正与秩序,也亲历了这一古老运动在新时代绽放的活力。
除了在学业和科研上的全力以赴,他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展现了他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福建省博物院、美岐小学、沈锡纯美术馆等多个志愿服务单位,他的身影频繁出现。他不仅在其中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还通过这些经历丰富了自己的社会阅历,锻炼了沟通和组织能力。在中国航天大会期间,他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的称号,个人经历作为福州大学的代表被选送团省委。
通过学业、科研、志愿活动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努力,他展现了一个福大人应有的全面素质和高尚情操。无论是在科研道路上的坚定前行,还是在社会活动中的积极奉献,他都始终坚持“责任与使命并行”的人生理念,力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社会层面上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