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一位社会人士向学院发来表扬信一封,表扬3月25日左右,软件学院一位同学在地铁一号线屏山站主动询问并帮助他人搬行李走楼梯出站。计算机青年踊跃争先,用一件件身体力行的小事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学院坚持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培养有担当、有温暖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情系雷锋月,爱撒三月天”系列活动。
一、以志愿红守护文明绿
学院以铜盘校区为基地,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素颜课桌”、“清除杂草,迎接新绿”活动,厚植雷锋精神,为生态文明创建助力。3月5日,大一同学于福州大学铜盘校区教学楼进行素颜课桌活动,清洁了因灰尘而肮脏的课桌的“脸”,拉近了因疫情而阻隔的铜盘新生们的距离,将学习雷锋的精神品质融入我们的青春风尚,为校园增添了一份整洁、美丽,为同学们创造了更舒适的学习环境。3月11日,同学们在铜盘校区人才林顺利开展“清除杂草,迎接新绿”活动。搜寻、蹲下、拔起、移除,面朝绿地背朝天的体验既锻炼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能力,又在学习忙禄的间隙,让同学们亲近大自然,践行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二、以志愿红呵护童真心
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福乐家园志愿队持续十余年前往福州市鼓楼区杨桥河南社区福乐家园开展活动。3月17日下午,福乐家园志愿队开展“三月春风暖人心,福乐家园志愿队雷锋行”服务活动,与乐福家园的孩子们共度一个美好的午后。
志愿者们从创意游戏入手,和孩子们进行了乒乓球不倒翁的制作。孩子们涌现出了许多奇思妙想,用水彩笔给不倒翁装饰了帽子,丰富了表情。还有的孩子甚至把不倒翁玩出了新花样——当成陀螺玩。接着,志愿者们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生气的瓶子。原理很简单,在试管中做酸碱中和实验,实验中产生的气泡让气球膨胀起来。没有接触过化学的孩子们看着慢慢胀大的气球觉得很神奇,自己动手完成了实验也很有成就感。不负好春光,增强好体质,最后志愿者们还带着孩子们走出屋子,在户外进行有奖投球和套圈游戏。
三、以志愿红温暖桑榆情
3月25日下午,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我以我心,情系桑榆”志愿服务队连续多年前往福州市五福缘老人养护中心与老人们度过愉快的下午。
在五福缘老人养护中心志愿者们和老人们一同做手工,手把手教会老人们制作扭扭棒花瓣,普普通通的材料在老人们和志愿者们的共同配合下成为了一支支意义非凡的花朵。志愿者们将做好的花朵送给老人们。简简单单的扭扭棒见证了这个美好的下午,承载了这段美好的记忆。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给老人们送上了一点点小心意,礼物不大,心意却满满。以你我之心,情系于桑榆,让老人们感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四、以志愿红倡导勤俭志
为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促进校园绿色建设,贯彻勤俭节约的道德理念,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旧物回收志愿者们在学生生活三区开展旧物回收活动。活动当天,已经分好组的志愿者们领取麻袋到相应宿舍进行旧物回收,并将所回收的旧书旧物放置在指定地点,等待捐赠机构工作人员前来回收。最后由主要负责人联系慈善机构,将旧书旧物捐给有需要的人。
旧物回收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还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一份爱与温暖。闲置的旧物,是我们闲置的爱与温暖;回收的旧物,是我们送出的爱与温暖。
学院将继续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坚持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引导计算机青年学习英雄、崇尚英雄,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引导计算机青年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在奉献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新生协力合作开展“素颜课桌”活动)
(新生在人才林清除杂草)
(福乐家园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
(志愿者和老人们一起做手工)
(志愿者们领取麻袋到相应宿舍进行旧物回收)
供稿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
撰稿人:江雯婷、涂欣雨
校核人:李录杰
审核人:江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