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工 下载专区 福州大学官网

新闻中心

计算机学院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风采 - 计算机学院 - 正文

代码之外的同心圆:一场青春的民族团结对话——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顺利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班会

发布日期:2025-03-26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让石榴籽精神在青春实践中绽放时代光彩,320日,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2024级“共筑团结桥梁,凝聚民族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在福山郊野公园福榕园顺利展开。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刘敏榕老师,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兼铜盘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谢芳成老师,2021级辅导员张宗榜老师,2024级辅导员汤智德老师、张轲老师和江雯婷老师,以及2024级少数民族学生代表、数智班、人工智能专业学生代表等同学共同参与。在青山绿水间,引导各民族学生坚守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

主题班会

榕根寻迹:从闽山闽水读懂民族共同体密码

活动伊始,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州考察调研的视频。2021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调研期间,来到福山郊野公园福榕园同休闲健身的福州市民亲切交流。2024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了曾经工作生活了17年半的福建大地,要求福建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在“四个更大”上下功夫,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赋予福建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新定位、新使命、新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七溜八溜不离福州”的亲切话语中也激起在场师生对这座”有福之州“的深厚情感和认同感。观看完视频,2024级辅导员汤智德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情境教学。他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来闽重要讲话精神,回顾了福州市从“纸褙福州”到数字先锋的跨越历史,希望多民族交融的2024级同学们深入思考如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云端”绽放,用代码解好新时代“国之大者”方程式。

主题班会2

边疆花开:“05后”民族记忆的对话

来自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松格拉·托合塔孙同学,分享了随着国家游牧民定居工程启动,哈萨克族从居无定所、缺水缺电“马背上的民族”到逐渐告别风雪游牧生活的经历。作为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走出县城小学,走进福州求学的经历。她还分享了这个季节家乡特色的那吾热孜节,百年冬不拉与现代电音碰撞出星火的精彩。而她这位来自哈萨克语意为"奔腾的河"的伊犁姑娘,正在闽江之畔与各民族同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来自宁夏回族的马晨曦同学,则分享了家乡变迁与回族文化。从漫天黄沙、泥泞道路到植树造林防沙措施后的柏油马路,从出行不便到快递到家也和大家一样只要三四天,从教育资源匮乏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作为一名新团员,马晨曦坚定地表示会努力学习,为民族团结和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小班会大社会:从闽山闽水到民族复兴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刘敏榕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她深入阐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答。刘老师向大家解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含义,带领大家串联起中华民族、中国人、中国梦的概念。刘敏榕老师特别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并殷切嘱托要“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她强调,同学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主题班会是一场理论学习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浸润的洗礼。同学们于青山绿水间触摸历史脉络,在领袖足迹中感悟时代担当,于灵魂深处镌刻下共同家园的融融暖意,烙印下共同身份的灼灼荣光,铭记下共同名字的熠熠华彩,深植下共同梦想的磅礴伟力。让我们心手相牵,以实际行动践行“石榴籽精神”,绘就团结奋进的时代新篇!


供稿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

撰稿人:计算机学院2024

校核人:薛林翌

审核人:曹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