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培养新时代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提高环安学子专业技能,10月15日下午,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组织开展“三创”意识培养暨“挑战杯”赛事通识教育讲座。讲座邀请到校团委科创部副职负责人陈斯绮同学进行“挑战杯”赛项通识教育,同时也邀请到学院优秀项目“凋”虫小技和“水务管家”的项目负责人洪李昕同学和陈俊儒同学进行项目介绍与经验分享。
“你们迎接好人类历史上最蓬勃的科技创新潮了吗?”
陈斯绮同学用这样一个问题开始讲座。然后举了ChatGPT人工智能的例子来说明——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取代了人力岗位,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让学历效价降低,随机抛出了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答案是,实践、创新。

陈斯绮同学在讲座中提到福州大学今年所获荣誉——首次斩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连续两届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竞赛金奖,首次捧获全国“优胜杯”(全省唯一),荣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荣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等,这些都是福州大学共青团“三创”教育实践的成果,真正做到了强化创赛功能,构建领航型教育实践体系,深化了产教融合,打造全方位服务支持体系。
“挑战杯”赛事分为“大挑”和“小挑”,分别创办于1989年和1999年。其中“大挑”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1+3”赛事架构,即主赛道+红色专项赛、黑科技专项赛、揭榜挂帅赛。它在奇数年举办,分为专本科组和硕士组,每组正式成员至多8人,设有特、一、二、三等奖,评审主要侧重其社会价值和学生参与度。“小挑”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团中央主要负责,参赛类别有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五个,它在偶数年举办,没有分组要求,只是每组正式成员不得超过10个(博士不能作为负责人),设有金、银、铜奖,评审主要侧重其项目的可落地性。

陈斯绮同学也分享了“大挑”的一些参赛经验:优秀经典的选题是前提、充分扎实的调研是基础、清晰完整的文本是关键、优秀的团队精神是核心和校院老师的支持是保障。参赛项目要立意深远但不是好高骛远,要站位高大但不是华而不实,其成果要有科学性、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同时要明确组内每位成员的分工,这样就能事半功倍。
洪李昕同学作为项目“‘凋’虫小技——遥感赋能,做乡村智慧竹林守护者”的负责人,从项目简介、核心技术、爱心助农、商业模式、团队组成、教育维度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共计7个维度给同学们介绍以及分享经验。

陈俊儒同学作为项目“九州禹迹,水务管家——水务规建管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负责人,从项目背景、项目介绍、核心优势、时间成果、团队介绍和未来展望6个方面进行经验分享。

本次“三创”意识培养暨“挑战杯”赛事通识教育讲座的顺利结束,让参与讲座的学生对“三创”赛事更加了解,对学院的优秀项目也更加熟悉。希望环安学子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扬帆起航,为福大再创辉煌!
供稿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编辑人:黄日娟
审核人:廖烨檬
编审人: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