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工 下载专区 福州大学官网

新闻中心

建筑学院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风采 - 建筑学院 - 正文

建筑学院开展“青艾扶贫·红色筑梦”活动

发布日期:2018-06-20浏览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在6月17日—6月18日,建筑学院博艾红+绿创业小分队赴三明市建宁县水尾村开展调研活动。

 艾叶青青——深入艾草种植基地

 6月17日,小分队成员来到了水尾村艾草种植试点基地,了解艾草长势,近距离观察艾草。

 博艾红+绿创业团队致力于为村落引入艾草产业。创业团队来到艾草种植田,走入田间,亲手为艾田除草,近距离观察艾草长势,向村民介绍艾草种植技术,探寻更高效的艾草种植与管护方法。烈日炎炎,创业团队成员们的热情也丝毫不减。

 扶贫心切——拜访贫困农户

 为更好地了解民情,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小分队一起去拜访了建宁水尾村的贫困户,倾听贫困农户的需求。

 队员们来到贫困户谢炳南的家中时,在家的只有他七旬的老母亲。老奶奶说,他们一家有五口人,只有谢炳南一人有劳动力,靠给别人种地赚钱。儿媳生病,没有自理能力;孙子上学,家里还有两个年迈的老人。全家都依靠着儿子一年几千元的工资生活。

“家里只有一亩地,种的是水稻,种完自己吃。”老奶奶含糊不清地说,“村里定期有补贴,不过也不是很多,我们两个老人身体也不好,不能做农活,孙子一年要交800元左右的学费,儿子的负担非常重,只是希望他不要那么累。”据了解,在水尾村,共有20户左右的贫困户,一半在村里,剩下的都在外租房子,一般以捡垃圾谋生。

 怀着沉重的心情,小分队队员走出了歪歪扭扭的木屋。贫困扼住了生活的喉咙,怪生活不公起不到半点作用。现阶段,水尾村村民对艾草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村支书说:“艾草这个项目还在进行初期,希望后面可以更加系统化,扩大规模,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这更坚定了队员们扶贫攻坚的决心。

 红旅之行——行走在革命老区

 水尾村是中央红军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保存完好,为小分队进一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提供了优良条件。6月17日下午,小分队走进水尾村革命旧址区——作战司令部、兵工修械厂、红军医院和苏区银行,亲身感受红色革命氛围。旧址中的每一处都彰显着“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精神。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尾村红色资源充沛,使人感受颇深,此次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提升了创业团队成员走红色道路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了助力精准扶贫的信念。


(建筑学院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