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为响应习总书记曾在北京考察时指出:“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要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此号召,我校紫金学院2018级矿物加工工程2班的同学们前往三坊七巷寻找悠长古巷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魅力。
据了解,活动前期支部同学开展了关于“现代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该调查采用线上投放,线下街头采访的形式,对现代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情况进行了一次客观的评估。调查结果表明,现代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甚少。
据工作人员介绍:福建省拥有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历史,博物苑入口处便展出福建省七大非遗项目。从讲解员的口中,同学们了解到《红色娘子军》背后中国与友好邻国俄罗斯之间互赠往来的故事;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项目的结合——将农民画变成漆画,此举既向大众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又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将矿石作为染料用于蕴藏满满的藏族佛教文化的唐卡的上色之中,原来我们所学的专业也可以为非遗做贡献。”团支部同学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学们参观的过程中,魅力满满的非遗作品还吸引了国际友人的到来,同学们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与国际友人展开了简单的讨论交流,同时国际友人对本次活动给予了赞赏与支持。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对唐卡、软木画、寿山石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初步了解,更下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紫金学院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