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以图纸丈量城市发展,用模型构筑理想空间。从方案设计到实地调研,他们用专业诠释责任,以创新回应需求,在城乡建设中书写青春答卷。
张书瑜
城乡规划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简介
张书瑜,中共党员,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现任共青团福州大学委员会红十字会学生副会长、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入学以来发表论文8篇。综合测评排名位列专业第1。作为第一负责人获2024-2025学年福建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奖项。生活中乐于奉献,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70.73小时,获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福州大学三好学生、福州大学精神文明建设个人等荣誉。
个人事迹
党旗领航筑堡垒:做基层党建的青年领航员
张书瑜始终以党旗为引领,深入基层服务。作为党支部副书记期间,她积极推动支部党员理论素养与实务能力双提升。作为福州大学校团委学生骨干,她积极参与校级学生组织秋季骨干培训班等理论学习活动,被评为“2024年福州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作为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她协助策划“春季学生骨干培训”等活动,以同学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思政教育场景。
学术深耕解痛点:做智慧养老的科研攻坚者
张书瑜专注于城市公共健康领域,致力于解决老年群体在城市空间中的实际困难。她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研究,自2024年以来作为第一作者/导一学二及通讯作者在《Building and Environment》《Land Use Policy》《中国园林》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她带领团队开展老年步行友好型街道建成环境调查,相关成果获2024-2025学年福建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八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奖项,为适老化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赤忱热血践初心:做志愿活动的爱心服务员
张书瑜始终努力在学业与科研之余,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积极加入福建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并荣获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优秀志愿者”称号。作为校团委红十字会学生副会长,她参与筹备福州大学“6·14世界献血者日”等7场大型无偿献血活动,协助400余名师生完成无偿献血。作为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她主持综合测评文件修订等学生权益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同学们的实际问题。此外,她还通过福大青年说、建院前辈说等榜样事迹分享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张羽晴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


个人简介
张羽晴,女,汉族,中共党员,2021级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曾任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团委副书记,现任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关工委学生秘书长。在校期间曾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优秀实践个人”、永泰嵩口论建2023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第八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二等奖、2024年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佳作奖等荣誉。
个人事迹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入学以来,张羽晴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力求精进。作为一名党员,她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为了提升自己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师生,她力争上游,竞选了建筑学院团委副书记一职。任职期间,认真负责地为学院老师与同学服务,累计举办20余场大小活动,吸引近1000名师生参与。
砥砺深耕,行稳致远
初次尝试科研时,她担心自己只是本科生专业水平有限,无法做好研究课题。在困惑之下,她决定积极请教老师,并和组内的同学多次交流讨论。而后老师指出了她在研究方法和论证思路上还不够成熟的问题,于是,她认真反思老师给出的意见,并在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得到思想的启发。
她聚焦历史街区保护领域,助力古建保护与街区活化,主持一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累计发表2篇论文。专注本科学业之余,她也用规划的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改造,积极参与多项专业竞赛。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专业能力,也培养了她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向上探索,向下扎根
除了向上探索,更要向下扎根。从大一到大三各个寒暑假她都坚持参加社会实践项目,投入乡村振兴,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更新蝶变赋能。作为队长带领实践队伍赴泉州市鲤城区进行社会实践,助力泉州非遗保护工作。2023-2024学年暑假作为学院社会实践总负责人协调9支队伍,并带领校级队伍“传承龙江精神,匠心共绘未来”实践队,赴漳州市龙海区开展社会实践,助力民族团结与红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