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静瑜,中共党员,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5届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福州大学优秀毕业生,现已保送清华大学。学业成绩优异,连续三年获校一等奖学金5次,二等奖学金1次;科研竞赛能力突出,主持一项SRTP项目,发表SCI论文4篇,获“交通杯”全国仿真大赛一等奖、“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二等奖、周培源力学竞赛福建省二等奖荣誉等。连续四年担任班级团支书,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获评福建省优秀志愿者、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干等荣誉。

习——学海无涯求真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从步入大学的那一刻起,陈静瑜便将“勤”铭记于心,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热情,勤于学习,敏于求知,面对挫折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她始终相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在学业方面,她学习能力优异,专业基础扎实。截至目前,累计绩点3.78/4.0,专业排名2/165(1.21%)。此外,带着“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的态度,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同时,她还积极参与了各类科创竞赛,曾获“交通杯”全国大学生仿真大赛一等奖、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

研——钻坚研微探未知
本科期间,陈静瑜在吴学震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海域水合物开采的相关研究课题并参与论文撰写。今年年初她又跟随研究生师兄加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学习,开启了新的科研之旅。截至目前,发表SCI论文4篇,在投论文1篇。
在三年的科研项目实训中,陈静瑜完成了从科研新人到具备独立研究能力的蜕变,掌握了文献整理、重点提炼等的技巧与方法,感受了论文写作从无从下手到渐渐熟悉的过程,接触了数值模拟的科研方法,也尝试自我学习软件建立了近200个的数值模型,并进一步学习了模型分析、数据处理、图表整理与对比的方式方法。复杂的数据到奇妙的图像再到总结提炼的结论令她深刻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

行——勤勉学务践微光
“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也是陈静瑜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在工作方面,她连续担任4年的班级团支书。对待学生工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尽职尽责是她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在大学任职期间,她带领支部开展主题团课与团日活动等60次。她积极进行微团课演讲,并与新生团支书分享相关经验,在扩大支部影响力的同时讲好党史故事,展现新时代土木学子风采,荣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智慧团建工作先进个人、福州大学团支书微团课比赛三等奖、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支部书记微团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方面,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始终认为自己应该担当起属于青年的时代责任。她曾跟随福州大学赴莆田大洋乡、赴三明尤溪红色支教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三下乡支教活动,用实际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帮扶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获福建省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

面对毕业季,她即将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在实验室见证的126次晨昏交替中,在500余份文献标注的批注里,在32版论文修改的迭代轨迹上,她逐渐读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真谛。在未来的征途上,陈静瑜会始终保持初心,一步步登上更大的舞台,让每个脚印都成为下一个起点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