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工 下载专区 福州大学官网

新闻中心

人文学院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风采 - 人文学院 - 正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顺利开展“图片新闻背后的故事暨读者手机摄影入门”讲座

发布日期:2024-03-22浏览量:

为拓展学生素质教育,激发同学们对摄影艺术的兴趣,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邀请《福建日报》屏山记者站主任记者、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张永定来校开展知识讲座。而作为福建省委机关报,为充分发挥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宣传基地优势,进一步将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福建日报社正组织开展“读党报,促学习”读报分享会系列活动。321日,福建日报社读报分享会暨“我是闽报人”宣讲系列活动——“图片新闻背后的故事暨读者手机摄影入门”讲座在旗山校区拉开帷幕,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群、中文系教师景献力、上官文坤,《福建日报》发行处处长郑武杰及部分新福建媒体的记者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永定记者以“什么是摄影”为话题引入,介绍了从大学爱好摄影到成为摄影工作者,从业近二十载他以另一种方式观察世界,用镜头见证了福建省乃至国内外的社会面貌的更迭与变化。不同于寻常科普摄影技巧的讲座内容,张永定记者另辟蹊径选择借助图片作品的冲击力传递人民所想、社会之声,通过结合援沪抗疫、城市风景、人民百态等主题的摄影作品,为同学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制造视觉重心是一张成功摄影作品必不可少的步骤。”张永定记者通过树荫与倒影呼应的双子塔摄影作品立体生动地展示了视觉重心的关键作用,并以热门电视剧《繁花》为例介绍棚拍的商业艺术类摄影,由此引出以社会人文、新闻报道为主的纪实摄影的不同之处。

“你会怎样在镜头下记录一位盲人?”这个问题引起在场同学们的沉思。当一张记录我国首位盲人人大代表的作品呈现在屏幕上时,同学们不由得发出惊叹。画面聚焦这位人大代表的盲镜,镜面反射出气势恢宏的人民大会堂。张永定记者表示,摄影是一门艺术,是作诗的过程。摄影应提前构思构图技巧,关注人与物的互动,抓住人物瞬间的表情动作,注重色彩、灯光的运用,注入绘画的理念,实现“诗化”的表达,突出其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核。

讲座中,张永定记者以图片为主,作品背景讲解作辅,用轻松诙谐的言辞向同学们讲述摄影是文字信息的视觉化表达,图片在信息传播中更具有直观性的优势,并号召同学们以影像的力量记录世界,传播社会的声音。

问答环节中,张永定记者带领大家拿出手机,实际体验调节光线、改变光圈大小、人像模式的使用、拍摄环境的采用等手机拍摄知识,使同学们收益颇丰。对于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纸媒的发展方向,他以广播与电视的发展历程作比,佐证作为承载信息的新闻内容的核心地位是亘古不变的,而纸媒、网站、客户端等为载体的传媒途径必将走向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讲座后,人文学院党委王群书记发表总结讲话,他提出,人文学子应持续发挥文学素养特长,在生活中感悟摄影“诗化”的艺术魅力,学院也将继续推进五育并举,推动人才全面发展,将人文学子的蓬勃力量输送到社会各界之中。

供稿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撰稿人:汪佳凝

校核人:齐朝阳

审核人:陈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