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分别于3月28日、4月11日在学院楼举行两期德语角活动。本学期德语角首次尝试演讲汇报-分组讨论的模式,首先通过汇报人的演讲引出每期主题,进而将参与同学划分为两个讨论组,各由教师带领进行话题发散、深入探讨。
德语角始终秉持“来自生活、源于热点”的重要原则,着眼于近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邀请陈丹萍同学针对其由来和内涵作简短演讲。德语角重视跨文化对比交流,引申出德国的“清明节”——即“复活节”——并邀请Herr Presta老师围绕习俗、日期和庆祝群体进行详细介绍。

Herr Presta老师介绍德国的“清明节”
随后,德语角分为A、B两个讨论组。A组由王晓霞老师指导,侧重从时间维度上对比古今清明节的主流活动趋势,由祖辈传统的准备祭品、上山祭扫,到如今年轻人的外出踏青、陪伴亲友,引导同学们用不同的时态描述时代潮流的变化,从德语视角对时代变迁进行发散思考;而B组则更强调肢体语言与自然表达,Herr Presta老师要求组内成员随机组队,针对同一主题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要求同学们进行即兴汇报,强调口语的“输出”“传达”性,鼓励同学们大胆试错、善用肢体表意。

王晓霞老师带领A组讨论

Herr Presta 老师带领B组讨论
在近期两次德语角活动中,不同年段的同学们踊跃参与。不论是传统的听讲“接收”模式,还是创新的发言“输出”模式,都令同学们受益颇多。德语角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还向“有进有出,真学实用”迈出了新的一步。

同学们用德语交流
外国语学院德语角带领同学们将目光投向生活热点和时代风云,做到口语的“实干实用”“有地可用”。
供稿学院:外国语学院
撰稿人:外国语学院
校核人:唐斌湖
审核人:蓝荣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