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是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切实增强校园法治教育实效,深化法学院法学实践育人体系,进一步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3月15日上午,福州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下称“法援中心”)于铜盘校区朝阳餐厅前开展了“校园诗意传法意,消费权益筑梦途”消费者权益日校园普法活动。
一、法趣相连,“法”意共彰
法援志愿者们精心筛选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6项法律标识设计制作主题宣传海报,通过视觉化呈现强化认知记忆。互动中,同学们需要根据抽中的相关描述指出对应的标识,志愿者针对各标识逐一开展专项讲解,重点解析标识对应的法律适用范围及维权途径。以此帮助同学们对相关法律标志及其背后的含义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需要时可以迅速识别并联系相关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学参与“法律知识连连看”活动
二、创意拼贴,绘就“法”章
法援中心的志愿者们精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核心条款及日常高频消费用语裁剪成纸条,再由同学们进行二次创作,通过拼贴条文,组成新的语句。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到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对消费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消费陷阱提高了警惕。

同学进行拼贴诗创作并写下寄语
三、知识答题,育“法”于心
为了进一步普及消费者维权的相关法律知识,增强青年学子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法援中心还开展了知识竞答活动,设计了判断、单选、多选三种题型,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场景,考验同学们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答题结束后,志愿者们对参与者的错题进行细致的讲解,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科普法律知识,以此帮助同学们在消费过程中面对侵权行为时,能运用法律的武器,以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坚决抵制不法行为,共同构建和谐公正的消费环境。

同学参与“法律灯谜”答题活动
本次活动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00余份,现场接待150人次以上。参与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未来,在面对消费者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事件中,他们将更有底气依法维权,共同筑造依法有序的消费环境。
法学院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富集、青春活力的优势推进普法工作。本次活动紧扣“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以多样化的形式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兴趣,增进参与者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认识。未来,法学院将继续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积极响应福建省“蒲公英”品牌志愿普法的号召,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效果,开展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普法活动,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与志愿者合影
供稿学院:法学院
撰稿人:林焓丹、贾倩婷
校核人:李丹红
审核人: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