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都曾经历过当众出丑后内心的惶惶不安,或许我们都曾在公众场合畏手畏脚,或许我们都曾为了对他人说过的一句话而懊恼许久……也许,我们在他人的目光中为自己处处设限;在别人为自己划的“正常人范围”中自怨自艾,裹足不前。
1999年,由心理学家季洛维奇和萨维斯基提出的聚光灯效应,也称为焦点效应,指的是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这种心理现象的表现是,我们往往将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觉得周围人的目光总一直在我们身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也曾经历过这般的心理困境。我是一个并不擅长玩游戏,尤其桌游的人。在一次社团破冰活动中,我参加了一场狼人杀。不熟悉规则和游戏技巧的我只能在一旁静默。游戏过程中的我一度十分煎熬,产生无数次逃走的想法。我并没有意识到队友给我的配合和保护,只是一味的在为自己的表现懊恼不已,担心自己影响到他人的游戏体验。我就好像站在聚光灯下,被那束莫须有的光照得惴惴不安。
后来,我的社长宽慰我,那天晚上的游戏氛围还不错,并没有我所想的那般糟糕。她指出,并非所有人都时刻注意着我的一举一动,会这样做的,只有我自己。这时,压在心头千斤重的顾虑才烟消云散。
我反思,当我们陷入到这种消极情绪后,应如何“自救”呢?
首先,我们可以先试试屏蔽他人目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一个人的心灵,会引导他的行动。”在我们出糗的时候,不妨暗示自己“大家都很忙,我其实没那么重要”或者“紧张很正常,别人肯定和我一样紧张”等,来消除自己内心的不安。如此,经过刻意训练之后,当再次身处“聚光灯”之下时,便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也不会因过于在意而无所适从。
其次,我们还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用快乐、积极的情绪来抵御失落的情绪。同时,通过做这些喜欢的事,看到自己的热情与价值,失落感与挫败感也会得到缓解。
史蒂芬·都伯纳说:“年轻的时候,我以为所有人都很关注我的行为,而事实却是,没有人在乎我在做什么。”我们总是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对他人细微的反应耿耿于怀。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都在为“一地鸡毛”的生活而奔波努力,着实无心过度关注他人的生活。不高估自己的分量,才能放下对他人过高的期待,才能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
“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满足每一个人,而是要找到和自己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这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很好。”当我们再次面临这样的情绪困境时,请大胆打碎心中的那盏聚光灯,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