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工 下载专区 福州大学官网

新闻中心

媒体转发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转发 - 正文

【高校思政网】思政精品案例|福州大学:从“防控”到“赋能” ——高校心理危机预警“生命守门员”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5-07-24浏览量:

防控赋能——高校心理危机预警

生命守门员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促进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面对学业、就业、人际等多维压力带来的心理危机新态势,福州大学深度践行《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贯通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将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整合于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历经近十年本土化实践迭代,创新构建生命守门员心理危机预警模式:通过扩大培训覆盖面、强化干预可持续性、拓展心育形式多样性,打造全员参与、全时响应、全域覆盖的干预网络,实现心理危机精准识别、前置防控、高效化解,推动工作目标从风险管控发展赋能的战略升级。

精准

多管齐下织密心理危机防控网

全员阶梯轮训,筑牢心理守护防线。学校推行心理危机培训常态化,依托 “QPR技术,以“124”机制普及危机识别技能(年度1次教师集体备课、学期2课时朋辈培训、构建”4级响应链),全面提升师生危机识别敏感度及沟通转介能力。2016年起,通过 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三级覆盖模式辐射全校学院,结合品牌活动科普宣教,并针对不同群体编发差异化《生命守门员手册》,强化持续学习机制,系统性提升师生危机干预素养。

专业教师给政工干部教授心理危机干预课程

全域覆盖摸排,构建预警防控体系。学校筑牢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网络,确保每个宿舍(或研究生团队)有1名生命守门员,每年选拔培养朋辈生命守门员一万余名,占在校生的26.7%,达到国际上25%的人群最佳普及标准。坚持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通过新生普查+学期初摸排+每月排查+双周追踪机制,建立心理档案,动态更新精细管理,执行一人一策一台账,打造全维生命安全防护网。

培养朋辈生命守门员现场

全程动态跟踪,构建动态管理闭环。学校成立以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各学院分别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在每个学院设立1名心理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1—2名心理委员,每个宿舍设1名信息员,构建学生发现报告辅导员识别专业人员介入的快通道工作流程,提高心理危机识别敏感性。每月末进行一次医生学工学院教师四方合力的心理案例研判会,共商帮扶措施,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形成 监测响应处置反馈动态管理闭环。


定期开展医生学工学院教师

四方合力的心理案例研判会

明晰

多方携手打造心理育人共同体

多维联动增效,共筑心灵港湾。学校全年无休,全校区开通心理咨询服务,全天候提供心理咨询,全年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年均团体辅导万余人次。依托社区一站式服务,设立朋辈FreeTalk”5个实体服务站点,每日驻守提供即时朋辈辅导,实现心理健康服务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时段、全覆盖、全维度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家校同心共育,精准护航成长。学校建立沟通反馈跟进的家校协同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新生家长心理健康通识讲座、高危心理学生沟通看护专题讲座,提升家长心理素养。通过实地走访、定期沟通等形式推进常态化心理家访,强化家长风险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对因心理或精神原因休学的学生持续跟进,辅导员每月至少与学生或家长开展至少一次有效联络沟通,依据家校双方信息及时优化帮扶措施,实现干预策略与学生康复需求的精准匹配。

医校联动赋能,提升服务品质。学校加强医校合作,与多家专业医疗机构建立转诊治疗绿色通道、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为需要深度干预的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支持。举办医校共建活动,特邀专家进校开展心理义诊、科普宣讲、团体辅导等服务。聘请专家担任工作顾问,从理论和实操技术方面提升高校师生心理危机处理能力,完善队伍帮扶机制。邀请福州大学省立附属医院睡眠科专家常驻校心理中心,开设特色睡眠心理门诊服务,持续强化专业支撑力。

医校携手“3·21”世界睡眠日系列活动现场

升级

多重保障激活心理教育新动能

人文浸润涵育,心育文化深耕。学校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推进心理课程、宣传教育、互动体验、资源推介 四维供给转型,从被动应对需求转向主动供给预防。每学期开学日开展开学心理第一课,紧扣“5·25”“10·10”重要节点,全年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全国心理健康校园行、心灵讲坛、朋辈技能大赛等品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00余场次,涵养积极心态,营造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多次获得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防治中心颁发奖项。2023“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生命守门员危机预警模式获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彰显心育文化影响力。

生命守门员项目获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

数字平台赋能,AI助力提升。学校紧跟时代步伐,打造集知识普及、服务引导、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线上平台,心理中心微信公众号平台集宣传、预约、问答于一体,每年推送各类心理推文近200篇,粉丝量6+,实现学生群体100%全覆盖。搭建心理健康自助服务平台,整合心理测评、课程学习、资源下载等功能模块,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按需获取。引入“ACT”AI智能服务系统,基于接纳承诺疗法提供即时心理疏导+危机预警+资源推荐服务,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及危机预警的便捷性与时效性。

温暖集体浸润,朋辈守望相助。学校以守护生命、传递希望为核心理念,大力培养心理委员、朋辈咨询员、小福心团队3支朋辈队伍,通过上学年朋辈训练营上岗培训普及理论,下学年朋辈心理辅导技能校选课小班教学实操,将集中培训与长期细致化培训相结合,每年培养700余名朋辈骨干,并通过朋辈辅导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校级十佳朋辈评选树立先进榜样,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发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陪伴的关键作用。

小福心及学院心协朋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合影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心理育人体系建设,以专业服务体系筑牢心理防线根基,依托多级联动机制织密协同网络,通过温暖集体建设培育心理健康生态。通过推动三者有机融合,着力构建守护联动浸润三维一体的心理育人新模式。以立体化防护体系构筑师生心灵屏障,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心理健康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