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工 下载专区 福州大学官网

心理健康

心理美文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美文 - 正文

延迟满足——第二块棉花糖的自控力小妙招

发布日期:2022-05-03浏览量:


发生什么了?明知第二天有一场重要的关于未来学习生涯的考试,你却任由自己熬夜追剧;明知吃高热量的午餐会后悔,你却不由自主地吃了高热量的晚餐;明知ddl迫在眉睫了,你却仍然在坚持和舍友一起征战峡谷……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了呢?是自控力的缺失。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对自控力进行一次深入的了解吧!

 

一、是什么

每个人都渴望知晓自控力如何运作,也都想拥有更强大的自控力,但却狠不下心来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这里有你,还有正在码字的我。自控力似乎已经成为横亘在我们和更好的我们之间的一大深坑巨沟。

从上面的问题来看,我们似乎很难抵制诱惑,总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但如果把抵制变成延迟呢?我们不放弃收获快乐,只是慢一点获得快乐呢?会不会好一点?那就不得不提到延迟满足这个词了。

延迟满足,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关于延迟满足,心理学上有一个棉花糖实验。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什尔带领的团队在斯坦福下属的一所幼儿园进行了这项实验。他们共选择了32名孩子参与实验,他们的年龄从三岁多到五岁多不等。每个孩子都被单独安置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有一颗棉花糖。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告诉孩子们实验人员需要出去一会儿(15分钟左右),如果孩子能够等到实验人员回来,他们就可以额外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如果孩子忍不住吃了眼前的棉花糖,就得不到额外的奖励了。

实验人员走出去之后,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还没等大人关好门就迫不及待地享受起美食来;有的孩子抵抗了一会儿,实在经不起诱惑便吃了起来;有些孩子通过玩玩具、自言自语、远离桌子、踢椅子等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实验结束,多数孩子都没能忍住棉花糖的香味,选择了享用美食,只有大概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坚持到了最后,得到了额外奖励。后来,实验者又对此次实验的参与者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发现:在实验中坚持到最后的孩子长大之后身材更苗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强,在学术成就方面表现更优异,认知能力也更好。由这个实验,研究者发现了成功者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延迟满足能力。

 

二、为什么

从棉花糖实验可见,延迟满足能力对我们一生中的幸福和精神充实、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自控力对于追求长期目标的成功至关重要,它对自我约束能力和共情能力的发展也很重要,而自我约束和共情的能力,正是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支持与关怀的关系所必需的。

自控力能帮助我们在早期生活中克服诸多困境,如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努力完成学业,不过早辍学;学会考虑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亦或是主动寻求改变,以免让自己受困于不喜欢的工作。

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童年的行为对我们未来的能力有那么重要的影响,那么能否认为自控力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善的?非也。遗传科学的最新发现揭示了大脑惊人的可塑性。正如米歇尔教授所说,自控力来自于基因,但它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强。

 

三、怎么做

自控不是硬抗,而是运用策略抵抗诱惑。

实验中的孩子们会通过玩铃铛,自己对自己说话,远离桌子敲椅子等方法来控制自己不去吃棉花糖。我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诱惑时同样也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抵抗:

1.隔离刺激&分心幻想

盖住或者远离奖励物是孩子们常用的方法。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说控制自己不玩手机,那就将手机关机,放到房间外面去或者让别人先暂时保管一下,再甚者将手机放在导师的办公室,那我相信你玩手机的频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将枯燥乏味的等待过程转化为创造有想象力、有趣的东西来使自己分心,从而从意念中逃离出来。即自己形成一些愉快的无关当前的分心想象可以抵消那些实际存在的奖励。这也是孩子们常用的方法。在离开手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遨游在音乐的海洋,畅想不玩手机自己可以收获的好处,满绩、拿奖学金、在期刊上发论文等等。那么没有手机的痛苦时光就可以不那么痛苦了吧。

 

2.冲动聚焦&冷静聚焦

刺激对我们的效果取决于我们如何在脑海中呈现它。一个诱惑性的刺激有着冲动聚焦作用,会促使你去做这件事。而冷静聚焦会让你专注于冷静思考,而不是立刻得到满足。就像当你拿起手机时,诱惑性刺激就是手机里的游戏、购物软件、追剧软件等,它们会促使你去玩手机消耗时间;而冷静聚焦是你看到了玩手机后可能导致的后果,如无法完成作业、完不成学生工作、无法跟导师交差等。

所以当你想做一件事情时,我们最好多想想这件事本身可能的坏处,是我们能承担得起的吗,权衡后再去做。

 

3.冷却现在&加热未来

我们知道抵抗诱惑是困难的,因为我们容易充分考虑即时回报而低估了延迟回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预演并实施“如果-那么”计划。如“如果我看到手机,那么我会避开它”、“如果我靠近冰箱,那么我不会打开冰箱门”、“如果我的闹钟在早上七点钟响起,那么我会马上起床去锻炼”诸如此类。我们越多预演和实施“如果-那么”计划,我们就会越习惯去自控。

 

四、总结

自控力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技能,更取决于内化的目标(动机)、指导人生旅程的价值观和战胜沿途挫折的强大能力。

“自控力并非无处不在,聪明人也会做出愚蠢行为。”总统、球星在追求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职业目标方面,都有着异于常人的自控力,并因此获得成功,但在其他情况下,如各种桃色新闻,贪污受贿等就要另当别论了。再如近来高材生沦为罪犯的新闻,都让我们看到了自控力不仅取决于技能的高低,还有自己做事时的内在动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动机”。我们目前还不能做好自己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的内在动机不够。当你真的很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时候,你会将这种动机转化为需求并付出行动的。并且我们也要有良好的价值观,违法事情不能做,这方面的自控力务必要高。

 

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鲜活的个体,作为行为的主导者,都有决定什么时候按铃的权利。To do or not to do,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希望大家学业顺利,有梦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