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学习总是没有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不知道何为学习的目标;要么学习五分钟,休息两小时;要么磨蹭两小时才能开始学习;没有ddl就不想学习……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往往都是学习动机不够充分。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它表现为对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动机?
孔子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亦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热忱、感兴趣才能持久地钻研。
1.激发学习行为
先有大脑思考,后有身体行动;有了“想做”,才能真的去做。正因为对游戏感兴趣,想要打排位,即使没人逼迫、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你也会去玩。学习也是同样,建立了动机,即使没有外部监督,你也会去做。
2.指引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能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指向某一具体目标,并对学习行为起导向作用。学习动机就如同向量,它可以看作是学习行为的最初起始点,同时贯穿于整个过程,并且在一开始就指明了前进方向。
3.调节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还能调节个体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水平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三、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1.注重内部学习动机
根据动机的内外维度,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即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则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简言之,学习动机应更多指向“我想做是为了自己”,而非“我应该为了他人或为了奖励做”。例如努力学习是为了拓宽自己的眼界,而不是为了由此获得父母给的奖励。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多观察自己,察觉自己的感受,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找寻兴趣点。
2.合理归纳失败原因
韦纳等人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成功时应多做稳定归因,如将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任务难度;失败时要多做不稳定归因,如将失败归因于自身努力程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如果总是将失败归因于一时较难改变的能力缺乏,个体可能就不会努力去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自信降低,动机也会随之下降。
3.树立短期学习目标
只知起点和终点,路途中再无其他路标指示,我们也很可能在一个个路口迷失方向。短期目标就是这一个个指示牌,指引我们步步前进。没有短期目标带来的紧迫感,我们就很可能逐渐失去前进的方向与力量。
4.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明确的目标比模糊的目标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目标明确化才有可量化指标,能适时反应我们当前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指导与调节我们的学习行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时刻的自己也可能对同一事物有不同见解。模糊的目标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很可能让自己“有机可乘”,导致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达不到自己一开始的预期但仍然沾沾自喜。
没有动机的学习就如同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学习需要有动机的支持。
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番,找寻一下自己的学习动机,给学习注入更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