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工 下载专区 福州大学官网

心理健康

心理美文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美文 - 正文

内向是一种性格缺陷吗?

发布日期:2021-06-09浏览量:357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逛街的时候心里哀嚎:“服务员小姐姐能不能别跟着我叨叨了,有什么想要的我会买的……”;在聚会时和一群人尬聊,无时无刻不在想:“我什么时候能回宿舍待着……”;打车的时候很想跟司机说:“我知道师傅你开车无聊,但我真的不想聊天……”好像,一个内向的人,在社会上生活会更不容易。

你从小就被家长教育“你的嘴巴要甜一点,这样才会有人喜欢你。谁会喜欢阴阴沉沉的人”;当发现你经常独处,又被说成“不合群”;因为少言寡语而没被重视时,连你自己都怀疑,别人都说成为群体中心的人情商高,我这内向的性格该改改了,不然以后该错失多少机会?这个社会上,好像社交次数决定了情商的高低以及成功与否。

 

一、什么是内向?

当谈到内向的人时,大多数人想象的都是一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极少与人交流的形象。然而,内外向的判定并不光是由社交的次数或是社交的意愿决定的。  

社交达人也会有不想说话的时候,而内向者的内心也可能是个段子手。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内向(Introvert)的概念。这两种特质最大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对于外向的人来说,他们的能量指向外部,也就是说,让他们感受到获得能量或恢复能量的方式往往是像聚会、倾诉等对外的活动;而对于内向的人则反之,他们享受独处,一个人待着看会书,或者看看电影,类似这样的活动往往能让他们的内心平静下来,更能帮助他们从疲劳中“满血复活”。

内外向者的差异也可以从思考深度的角度来解释。对于内向者而言,外部的刺激在大脑中经过更多的区域,这使他们在应对外界环境时有更多的信息要处理,形成更长的 “思考链”,导致大脑需要工作更长时间。因此,内向者便不能像外向者一样轻松快速地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

比如,一个被叫去点餐的人可以简简单单地喊出“服务员”,而一个内向的人也许在招手之前要思考,“这个服务员是负责点餐的吗?也许是负责上菜的?ta现在有空管我吗?”

其实,没有谁是完全内向或是完全外向的。如果把极端内向和极端外向放在一根线的两端,很多人的性格是落在这两端之间的。

 

二、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内向是缺点?

每当进入一个新团体时,我们总会听见这样的自我介绍:“不过我有个缺点,就是我是个内向的人。”人们常常觉得内向是缺点,是因为对内向存在的误解。

 

误解1:内向者都是孤僻、不合群的人

事实并非如此,内向者也是需要社交的。与外向者社交喜欢广交朋友不同,内向者更注重交往的深度。当外向者迅速拿到在场所有人的微信号时,内向者往往更倾向于寻找一到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并且只跟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

当你获得一个内向者的认可与友谊时,你获得的是能够在灵魂层面上交流的同伴。内向者并不是排斥社交,只不过,比起无效社交(比如闲聊),他们更喜欢把时间花在别的事情上。

 

误解2:内向者都是沉闷无趣的

这个误解也许来源于对内向者缺乏了解。内向者的特征使他们获得了更多与自己相处的机会,这往往使他们比外向者更了解自己、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更懂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从而也会积累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因此,内向者并不是没有想法和激情的,相反,若能与内向的人深交,获得走进他们的世界的机会,你会发现那是一个异常五彩斑斓的王国。

 

误解3:内向者都是社交障碍,或社交障碍的人都是内向的

正如上文所说,内向者改善疲劳或缓解压力的方式通常不是通过社交,所以他们也并不会像外向者那样喜欢主动社交。如果人们没有得到他们的回应,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社交障碍或被他们讨厌了,只是他们单纯地认为和别人说话的需求没那么大。

而社交障碍患者也并非都是内向的人。据统计,内外向者在社交障碍患者中的占比并无太大区别。内向的人确实会因为顾虑而减少与人交流,但他们一般不会因此产生困扰;而社交焦虑障碍则是本想融入群体却有着让人难以忍受的回避行为,是给人带来痛苦影响的心理疾病,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内向者藏起来的优势

读到这儿,你应该也知道了:内向并不是一个缺点。可是,外向性格善于交际,能迅速融入集体,在相处起来也更加舒服,无论是社交还是求职,明显是外向者更占优势啊!

其实,我们存在的世界充满着包容性。即使身为内向者,也拥有自身独具的优势和闪光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群体,同样可以拥有丰富多彩、成就满满的人生。

 

1.很多内向者都拥有强大的感受力

感受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耐心的倾听等能力。内向者的社交不如外向者般频繁,相对的,他们拥有更多能静下来的时间。长时间的独自探索无形中形成了专注的能力。他们常常是角落里的观察者、深沉故事的倾听者、寂静书房里的专注者,他们的特质使他们在无言中获得巨大的信息与内心的震动。所以,当内向者从事科研型、艺术性的工作时,往往如鱼得水。

 

2.内向者的思考往往更有深度

上文提过,内向者会动用大脑更多区域进行思考,与此同时,他们更能静下心来对外界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因此,他们常常对所获得的信息有着更深度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有更多发散性思维和更强的创造力,这在强调创新的当今社会也是一柄利器。

一个精彩的世界,需要在舞台上慷慨陈词的演说家,需要在人群中游刃有余的“交际花”;同样,也需要在长夜明灯下独自思考刻苦钻研的学者,也需要将落花入水一刹那的震撼留在纸间的诗人。

内向和外向都只是性格的一种,并没有优劣之分。世界是多元且包容的,有适合开朗的外向者的工作,也有适合沉稳的内向者的方向。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当下的环境时,也许需要改变的不是我们的性格,而是我们的圈子。当我们奋斗于适合自己的地方,我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性格特长,并且在生活中收获更多愉悦感。

 

所以,不必纠结自己内向是好是坏。但是,如果这个性格已经影响到你正常的社交与生活时,就要注意自己是否过于内向了,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向外界寻求帮助。

最后,祝所有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欣赏属于自己的性格。